主題插圖

01

工時加班

台灣人平均每月加多少班?

裝飾圖

每月平均加班時數

台灣職場中,七成工作者需要加班,其中甚至有一成的人幾乎每天都在加班。大家都是辛苦的社畜QQ

主題插圖

為什麼常加班?

人力與工作量不對等是主要因素

裝飾圖

加班原因

大部分加班的原因都在於與人力不足,部分則是和開會、主管要求有關。除此之外,少部分員工仍會基於上級壓力,在工作完成後仍選擇加班。

Ally

Ally 數據分析師, LnData

沒有妥善安排好時間,很容易事情做不完orz...

Yvonne

Yvonne 資深經理, NUEIP

加班的前提盡可能是「非常緊急且今天必須完成的任務」。長期加班不但影響員工健康,也表示主管在工作安排上可能出現問題,需要了解原因。

哪些產業特別常加班?

裝飾圖

產業與加班時數

調查顯示,在台灣製造業、營建業平均加班工時是最長的; 而廣告行銷中,加班則是普遍情況。

老闆都愛叫員工加班?

其實職級越高,高比例需要加班

職階與加班時數

是不是覺得加班只屬於社畜的?其實職等越高,也代表著工作量越多,加班比例更是隨之提升!

Kevin, LnData 行銷經理

當主管後才發現什麼都要管,反而更常加班!

你有加班費嗎?

近四成工作者沒有加班費,
超過一成有加班費卻不敢申請

裝飾圖

加班費申報制度

明明也是上班,卻沒有錢拿?數據顯示在加班的民眾中,有順利領到加班費的僅佔四成,剩餘的不是沒有加班費,就是只敢申請部分!QQ

不敢申請? 太難申請?
雖然許多公司可以申請加班,但因申報流程複雜,或是需要過多審核、提前或當面告知、紀錄加班工作項目等,可能導致員工不敢申報或難以申報,甚至產生怨言。可考慮簡化或數位化加班申請流程。

社畜心聲:

大家討論加班辛酸經驗的平台?

點擊色塊看不同平台討論內容!

裝飾圖

加班社群平台聲量

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近九成勞工會因加班而產生負面情緒,這時勞工朋友們往往會在社群平台抒發。進一步觀察,發現在不同社群平台上大家討論的聲量多寡與面向有些許差異。

screenshot

熱門議題:

加班費有好好的被員工拿到嗎?

裝飾圖

加班聲量熱門議題

不少網友在社群上抱怨或質疑企業是否按規定發放加班費,並討論加班文化與透明薪酬制度。此外,打工族也開始更加重視自己的加班權益;而企業也應重視員工情緒,並檢視工作安排與流程制度,減少員工加班需求。

上班加班都好苦
能不能不進公司?
子主題插圖

你能遠距辦公嗎?

仍有近八成工作者採全實體辦公

裝飾圖

遠距工作比例

疫情後,遠距辦公成為趨勢,台灣工作者也有響應這個熱潮嗎?
將近八成的工作者還是採全實體辦公,僅有1.6%的工作者是全遠距辦公。

主題插圖

Z世代比較喜歡遠距?

裝飾圖

不同年齡
遠距辦公比例

是否覺得年輕人比較喜歡遠距辦公?調查顯示,未滿35歲的工作者選擇全實體辦公的比例確實明顯較少;55-64歲的民眾中僅有兩成的人偏好遠距辦公。

什麼職務有機會遠距?

超過四成軟體/工程人才採混合辦公

裝飾圖

不同職務遠距辦公比例

是否覺得遠距是科技業紅利?不出所料的,軟體、工程相關職務採混合辦公的比例明顯較多。值得注意的是,醫療人員的全遠距辦公比例最高,可能受疫情延續的遠距政策影響;而企業內部行銷則幾乎沒有遠距的機會。

Monica

NUEIP HR
Monica

Yumi

NUEIP HR
Yumi

聽聽他們說

移動滑鼠到對應人物上

延伸討論:

對遠距辦公的想法/態度

故事插圖
箭頭

原PO是一間小型電商公司的老闆,自認開出不錯的公司福利,但由於公司仍以實體規畫為主所以尚未有遠距制度,覺得也許是因此而難以吸引年輕人,所以發文想討論是否對新鮮人來說將遠端工作是個重要條件

箭頭

部分網友表示有些人不喜歡被固定在一個地方工作,建議原PO規範遠端工作的準則,例如上下班打卡、繳交報告,並先試行一兩週,將WFH作為獎勵開放給表現優異的員工。另有網友認為只要有有效的績效管理和足夠獎勵,完成工作即可,不必擔心員工偷懶。

箭頭

數位游牧家-Amber:我目前在國外,與公司進行遠端工作。對我而言,全遠端工作將距離成本降為零,並享受更自由地生活模式。對於住得離公司較遠的同仁來說,不必長時間通勤,有助於延長工作壽命;對公司而言,特別在人才短缺的時代,地點不再是限制,更能找到優秀的人才。

當然,遠端工作也伴隨較高的溝通成本,且更要求個人的時間管理能力。總體來說,我認為能夠彈性選擇工作地點,不論是在公司還是遠端,都能更靈活地平衡工作與生活的節奏,對長期工作有正面影響。

主題插圖
主題插圖

02

薪資與獎金

你的月薪領多少?

裝飾圖

整體月薪資

覺得自己薪水太少?在台灣,有將近六成的民眾月薪不到五萬。只要高於8萬,你就是全台的PR90!

備註:與政府主計處公開的薪資數據相比,我們的調查樣本可能存在某些差異,例如受訪者的行業、地區或職業屬性不同,這可能導致特定薪資區間的比例有所變化。儘管兩者之間存在差異,我們相信這些數據仍然具有參考價值,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特定族群的薪資情況。

產業平均月薪TOP3:

哪些產業賺最多?

產業月薪top3
裝飾圖

產業薪資

台灣平均月薪最高的產業是金融及保險業,接著則是電力與燃氣、資通訊產業。三個產業平均薪資皆超過八萬!

各產業男女薪資差距:

男女薪資真的平等嗎?

裝飾圖

產業男女薪資差異

台灣各產業男性平均薪資高於女性9.7K,醫療保健業差距達46K。
性別分工導致護理師多為女性、醫生多為男性,拉大了薪資差距。

天花板還在?
現在產業薪資差異的情況持續改善,所謂"天花板"也越來越少見。統計數據顯示反應的是特定產業中,不同性別在年資、學歷甚至職位選擇上可能存在差異。或許我們更須從教育開始,跳脫刻板的學業與職涯選擇思維。

各縣市平均年薪TOP3:

哪些縣市薪資高?

縣市月薪top3
裝飾圖

縣市薪資中位數

想知道哪些地方的薪資最誘人?資料揭曉:北部薪資普遍較高,但最亮眼的竟不是台北!新竹靠著資訊電子工業,直接超車台北,成為全台最高薪城市!

新竹市和台北市的行業比例

天龍人 VS 竹科工程師?

為什麼別人的薪水看起來
都那麼高
希望今年會調薪...
子主題插圖

物價飛漲,薪水有漲嗎?

公司調薪制度

裝飾圖

公司的調薪情形

你今年有調薪嗎?調查顯示,雖然多數企業有調薪制度,但仍有過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公司沒有明確調薪制度或是不清楚。而雖然制度可能不夠透明,但仍約有半數的企業能夠實現穩定週期性調薪,算是一個好消息。


Ally

Ariel 客戶成功經理,
LnData

調薪可以增加我的工作誘因!

Kenny

Kenny 財務總監,
LnData

公司員工多,調薪可能動輒
千萬成本

每年調薪多少?

五成工作者有1%~5%的成長空間

裝飾圖

每年薪資成長率

超過五成勞工薪資的增幅在1%至5%之間,而調薪不到1%者也多達4成4,顯示大多數員工薪資增幅較為有限。

Theme Image

產業薪資增幅TOP3:

那什麼產業薪資成長幅度高?

產業增幅top3
裝飾圖

產業薪資成長率

根據主計處數據統計,住宿與餐飲、藝術娛樂等產業在去年的薪資成長最高,可能因服務業缺工需提升薪資以利人才招募。而我們也常看到新聞報導,餐飲業祭出高薪搶才。

你有收到薪資單嗎?

仍有三成工作者僅有薪資轉帳記錄

裝飾圖

薪資單

調查顯示,約有33.6%的人僅有收到薪資轉帳紀錄,而沒有收到電子或是紙本的薪資單。 主題插圖

主題插圖

03

我想喘口氣!

假期、排班、請假與打卡

大家都怎麼打卡?

感應式打卡最受歡迎,也有兩成員工不用打卡

裝飾圖

打卡方式

當今需要打卡的上班族中,只有約15%的人還依賴傳統打卡機。尤其在疫情後的WFH(居家辦公)時代,創新打卡方式更加受歡迎。

打卡也有產業差異?

裝飾圖

產業和打卡方式

各行業打卡方式不同,製造與資訊業多用感應打卡,餐飲業約50%仍用紙本。顧問業因彈性工作,約一半無需打卡。

最普遍的方式是感應式打卡

但有近八成的勞工認為通訊軟體進行打卡更為方便

裝飾圖

打卡方式和滿意度

手機幾乎是現代人的必帶物品,反倒是會時常忘了帶識別證。未來以手機為核心的打卡方式,可能會成為主流。

想要的打卡方式TOP3!

APP打卡、感應式打卡、生物辨識

裝飾圖

期望打卡方式

行動裝置打卡可取代紙本或實體卡片的需求,減少資源浪費,也更符合現代數位化和環保的趨勢。

主題插圖
不幹了不幹了!
今天還是請假休息好了
子主題插圖

什麼產業最少請假?

裝飾圖

產業和請假

在廣告與行銷產業中,一個月不請假反而成了「異常」現象。至於農林漁牧與住宿餐飲業,每天身負守護大家飯碗的使命,自然也不會輕易懈怠。

什麼職務最少請假?

裝飾圖

職務和請假

同樣的,具有服務或業務性質的人員,每月平均請假比例也相對更低。

延伸討論:

無法好好請假的工作環境

從不同產業、職務請假比例來看,請假次數的差異可能源自於文化、壓力和人員配置。若是過度依賴少數員工, 沒有彈性的排班制度,缺乏有效的替補機制,讓員工休假不易,可能導致工作壓力堆積,形成惡性循環。

# 不敢請假


在我們的社群洞察報告中,我們觀察到許多打工人們普遍面臨不敢請假的困境,主要可能是因為公司文化、工作繁多沒有時間請假、或難以找到代班人手等等的問題。這種情況在各行各業中都有所存在,而在護理師群體中尤為突出。


故事插圖
「我也是 ,都不太敢請假」 「我也是但還是照請」
「要看是因為什麼而請吧,非不得已的情況要請就不會怎樣,如果非必要而請的就會覺得有點罪惡感」

# 不准假


在社群論壇上時不時也會看到員工抱怨主管拒絕批准請假,要求詳述原因等情況。某些情況下,主管不批准請假的行為過於苛刻,進而引發廣泛的討論和公憤,網友們對此深表不滿。這些事件促使我們應更深入地思考,並倡導一個健康的職場環境,確保員工能夠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,放心請假。


故事插圖
「只要有請假的正式對話紀錄,就可以好好休息了。 請假是無法拒絕的。」
「爭取權益為什麼要這麼卑微,看不懂」
「有些公司文化比較差的,主管就會開會檢討你請假的原因,做到後面也是離職比較多」

什麼產業最敢給特休?

生技業超過五成給特休超過勞基法5天,電子資訊業次之

裝飾圖

產業和特休

不同產業給員工的特休假期也不同。例如生技業員工普遍享有更多假期,製造、零售等產業員工則較離不開工作崗位,反映各行業的生態差異。

大家使用特殊假的比例?

裝飾圖

特殊假比例

最常使用的特殊假以旅遊假為最多,但仍有接近七成的工作者沒有特殊假。

Monica

Monica, NUEIP HR

勞基法的假實在太少了,以NUEIP來說,會鼓勵員工去休息、充電。除了圖表中的特殊假,不補班、自主連假、週五提早下班、全薪病假等也都是選項。

David

David, LnData 數據科學家

在數據公司上班,應該放一個「數據淨空假」!

什麼產業有最多特殊假?

裝飾圖

產業和特殊假

顧問、廣告行銷業給最多特殊假,醫療產業、營建業及農林漁牧業相對自由。

延伸討論:

那些奇葩的請假理由

裝飾圖

請假人,我的超人

竟然有這麼多假可以請,讓人好奇:大家都拿什麼理由請假呢?接下來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五花八門的「奇葩」請假理由,絕對讓你大開眼界!

不同產業的請假方式滿意度?

裝飾圖

產業和請滿意度

大多數產業員工對請假方式有些不滿,尤其是金融保險與營建業。
有趣的是,住宿餐飲、農林漁牧也認為請假沒什麼不方便,住宿餐飲業的人說:「想請就請,前提是別和同事搶假期!」農林漁牧的夥伴則開心地表示:「只要天氣不配合,老闆就乾脆讓我們放假!」

大家用什麼方式確認差勤?

使用企業內部系統、自行計算超過四成

裝飾圖

確認差勤的方式

大多數公司依賴內部管理系統或員工自行計算工時,這兩者占約八成。使用外部軟體處理差勤的比例較低。

主題插圖
主題插圖

04

這樣讓工作輕鬆點

企業與HR管理

人資大大看過來!HR管理工具

HR管理工具

裝飾圖

關於HR管理工具/系統

「HR管理工具」指的是用來協助人力資源部門進行管理、規劃和執行各種人力資源相關工作的軟體或平台。這些工具幫助HR團隊有效處理招聘、員工數據管理、工資計算、考勤追蹤、績效評估、員工培訓等任務。市面上常見的工具包含:104企業大師、NUEIP、飛騰等。

HR管理時最重要的功能

什麼是HR在人事管理的流程中的最大痛點? 算績效和薪資最棘手

HR工具的選擇

在系統功能面上,操作簡便與否是多數用戶最在意的點;其次則是功能是否完整全面。

同事好多
其實HR也很辛苦!

主題插圖

大家都討論人資系統什麼呢!

排班與打卡功能最重要

裝飾圖片

人資管理社群討論

討論人資系統時,關鍵詞「app」、「排班」、「打卡」、「登入」、「Line」等頻率較高。顯示排班與打卡功能是大家關注的主要問題。

小結:企業可以怎麼做

如何解決員工痛點,消除期待落差?

企業要想解決員工痛點,消除期待落差,以建立更和諧且信任的雇主與員工關係,可以嘗試以下三大要點建議

更好的聆聽員工心聲

聆聽員工心聲

要求企業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,定期進行員工調查、反饋會議或一對一訪談,讓員工的聲音被真正聽到。透過主動傾聽,管理層可以了解員工的需求、困擾和期望,進一步制定符合員工需求的改善方案,讓員工感到被重視,提升工作滿意度。

數位化與永續轉型

數位化與永續轉型

企業可透過數位工具和流程自動化,提升工作效率,減少員工重複性工作負擔。同時,結合永續理念,推動綠色辦公和可持續發展目標,讓員工在為環境盡力的同時,也感受到自身價值的提升。例如,企業可以推行碳足跡管理、減少紙張使用等永續政策,創造更具意義的工作文化。

優化辦公環境與上班體驗

優化辦公環境與上班體驗

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,提升舒適度和健康意識至關重要。企業可以為員工提供靈活的工作空間、健康設施(如健身房或健康計劃),以及更加彈性的工作時間安排,讓員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生活。此外,遠程工作選項和混合辦公模式的引入,能幫助員工減少通勤壓力,提升工作滿意度和生產力。


編輯團隊

LnData 麟數據科技

LnData是台灣的新創數據顧問公司,提供從數據收集、清洗、整合、分析到應用的各種數據服務。 我們協助企業客戶將最真實且完整的數據運用在每次商業決策中,解決從行銷、管理、營運甚至到永續的各種痛點與需求,發揮數據資產的最大價值,取得市場先機。

商業夥伴

NUEIP人易科技

NUEIP人資系統是全台灣領先的雲端人資系統品牌,提供人資管理、流程管理與業務管理等雲端企業管理解決方案。每天有超過3,000家企業客戶和超過25萬用戶使用NUEIP人資系統進行考勤、排班與計薪。Appier、COACH、Foodpanda、hahow好學校、tokuyo、施巴、迷客夏等知名企業均為NUEIP客戶。系統擁有ISO27001國際資安認證,嚴格把關資訊安全性與穩定性。勞基法令即時更新,便利企業符合法規。
團隊 點擊了解,實現更多人事管理可能性!

特別感謝
迷客夏Milksha
順易利口罩
GAGU北歐家具工廠
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

LnData Logo

地址:110 台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59號16樓之1
聯絡電話:(02)2394-8800
客服信箱:service@lndata.com


Copyright © 2024 LnData, Inc-All Right Reserved | 麟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